第61章 农家天子(1/2)
回到了未央宫中,刘协第一个先去的便是他命人开辟的一小块农地。
说实话,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他对于农业耕作都只是有一个粗浅的概念。
他虽然有亲眼见过别人在田间如何劳作,但是并不知道劳作的各种技巧和要注意的地方。
在他的认识里,不过就是将地犁好,然后将种子放进去,定时浇水,除草,施肥便可以有所收获了。
事实上也和刘协想的大差不差,但是其实关于农业还是有很多学问的。
比如何事应当开荒,如何孕养一块土地的肥力还有如何利用水利更好地发展农业。
所以当刘协真正开始进行耕作的时候显得十分地无知,最后他只好去求助蔡邕和一些老农总算是学到了关于汉代这个时期的一些农业知识。
刘协记得他以前学过的中国古代农业知识提到的一个最重要的词语便是“精耕细作”。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汉代时期的田间劳作其实已经高度发展,对于各种步骤,各种技术都已经有了技术标准。
此时的汉家农民已经开始研究出了如何抗旱抗涝就,例如汉武帝曾经大力发扬的代田法。
精髓就是“上田弃亩,下田弃吠”,意思就是在田地中开辟垄沟,分为垄沟和垄台进行耕作。
地势高的田地比较干旱,所以就将作物种在垄沟上,尽可能能地吸收水分防止作物过渡干旱。
而地势低的田地容易发生洪涝,所以将作物种在了垄台之上,防止水将作物的根系破坏掉。
而代田法还要求每年都要更换垄台和垄沟的位置,以保持土地的肥力,让植物更好地生长。
这个方法的使用能让土地的产量大幅地提升,至少也能够增产四分之一以上,这也是为什么汉代时,华夏能如此强大的原因之一。
大幅度的粮食增产就意味着更多地人口和更大的战争潜力。
刘协原本还想要借着自己的知识看一下能否在这方面能够提升一下,但是很遗憾地发现这个时候技术已经到了他的认知水平,自己也不可能进行种子改良的操作。
但是刘协还是看到能在农业方面进行改革的东西。
首先便是“犁”。
汉代的犁一般都是需要两头牛才能带得动,而且极为笨重不适合田间耕作,而刘协知道曲辕犁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曲辕犁的制作并不算困难,大可以在现有的直犁的基础上改造,所以刘协便找了几位工匠,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们,让他们先试着将其做出来。
前几次的效果都不怎么好,但是工匠们都已经掌握了刘协所说的曲辕犁的曲辕的精髓一直在不断地实验,刘协相信很快便能做出来。
而第二个便是“绿肥培植”
绿肥培植就是第一年在土地上先种植绿肥植物,改善土地的肥力和各种条件,而绿肥植物也简单,豆类便是很好的代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