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5(1/2)
四月是江南最美丽的季节,油菜花开了,一片金黄;红花草花开了,一片姹紫;蜜蜂嗡嗡,粉蝶蹁跹,空气里流溢着芬芳,吸一口会甜透心肺。
二祥在田里开灰塘。他过去跟春林一起开过,懂得怎么开。开灰塘是比较容易做的农家活。灰塘每年都开,四方方的,塘里是熟土,四壁是生土;熟土是软的,生土是硬的,加上每年沤肥时,都要把塘壁用木棍锤夯,因此,田角里都有老灰塘下陷的痕印。再开时,只要照着痕印,先刨开四边,换到灰塘的四壁就开不偏。
二祥的运气不错,留下的灰塘基,灰塘的痕印明显,没挖就能看出塘的轮廓。二祥按照春林教他的方法,先顺着轮廓挖出灰塘的四边,然后再大钯大钯地挖起来。二祥不是没有力气,只是不懂神田的农技。
二祥做得正起劲,春风里传来了一阵风笛。风笛声像一剂兴奋剂,二祥一听那声音浑身就激动。二祥手里的铁把停住了,他转过身,顺着风笛的声音看去,啊,张兆帮他们又在放鹞于了!这里把风筝叫鹞子,风筝在天空职荡,译鹞子飞翔。二祥看到,是五揭背。提背是放风筝的一种方式。风筝由小到大,先把第一只风筝放起来以后,一般放线一二百米,然后把线系到第二只风筝的背上,第一只风筝提着第二只风筝一起升高然后再把第二只风筝的绒系到第三只风筝的背上,二三之间一般瑢线三百米,这样依次加上距离。以连接三只五只风筝一起放,最后一只绳子以尽放,放到烕筝能拖直绳子为限。汪家桥放风筝在三村上下很有名气。
村上不光小孩放,大人也放,风筝做得大,放得也高。二祥手笨,他不会做风筝,只会帮他们做做下手,给风筝尾巴上系系垂草,搬搬绳子之类的杂活。二祥手搭凉棚朝天上看去,第一只鹞子是娱蚣,已经钻进了云眼里,放出去起码有五里路。第二只是六角板门,第三只是八角,第四只是七星(即由七只六角板门组成),第五只是九串(即由九只八角组成)九串怕有两扇门那么大,用一根毛竹做的风笛挂在风筝上,那呜噜呜噜的风笛声能传出去几十里地,十里方圆之内的乡邻们都能看到这五撝背的气势。最后一提背的放线,要用大搏指袓的麻绳才能经得住,九串的尾巴垂,至少也要两捆稻草,要不拽不住,风一大会打跟斗。最后一提背放绳子,起码矣五个壮丁,而且要绕在两抱粗的树身上才能放,要不都会连人拖到天上去。这也是汪家桥的骄傲,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村上的男女老少都喜气洋洋孩子做了错事老娘们都不打不骂。
二看着风筝,听着风笛,心里说,爹爹肯定也听到了。这里放风筝还有一个心愿,用风笛告诉先辈们,又到了春天。
姜是以毪,二祥早脚后跟打屁股跑去了。如今他有了家室,担了彖事,云梦让他开灰塘,他不能不听云梦的话,这世上谁的话都以不听,但他不能不听云梦的话。
亡祥听着凤笛,干得吏卖力,不一会身土就出了汗。天气特别好,由光灿烂,二祥脱了衣艰光了脊梁。二祥起劲地挖着,他想早点把灰塘挖好,也去放风筝。眼前忽然闪过一道光亮,二祥停下,抬头看,是云梦给他送茶来了。云梦穿一身素淡的碎花洋布衣裤,脚穿自己做的小圆口黑布鞋。她提着一只竹篮,竹篮里放着一把紫砂茶壶,用一条毛巾焐着,她手里拿了一把小镰刀,一扭一扭地走来,煞是好看。
云梦来到田头,端着茶壶让二祥喝茶,顺手拿毛巾替二祥擦汗。二祥喝着茶,身上叫云梦擦得痒痒的,他闻到了云梦散发出来的那股淡淡的香气,心里就热烘烘的。喝着茶,一只手不自禁地按住了云梦的胸脯。云梦挪开了二祥的手,二祥的泥手在云梦胸前留下了五个指印。云梦一边用毛巾擦,一边埋怨:“你看你,大白天的,也不怕人家笑话,把我的衣服都弄脏了,人家看着像啥?”
“他说像啥就像啥,自己老公老婆,怕啥。”
“你穿上衣服吧,别着了凉了。”
“我热着呢,云梦,你看,那是张兆帮他们放的风筝。”“我看到了,真好看,能放那么高。”
“你看,咱那片红花草多好看,咱们到那里面困一回好吗?”亏你说得出口,青天白日,也不怕羞。”
“麦子有些高了,人家看不见的。”二祥过来拉住了云梦的手。
嗯不高兴,嗯。”云梦伍怩着,娇娇的阳光,晒得她身子软软的;暖暖的春风,吹得她懶惮的;四野里艳丽的鲜花,熏得她晕晕的;呜呜的风笛,她蹶飘的。她终究被二祥拉着一点一点靠近了那片红花草。
就在云梦梦咳般哼哼的刹那间,轰隆一声一颗炸弹在不远处炸响,接着枪声大作。他们两个吓得躺在红花草里不敢动弹,忘掉了他们都光着下身。接着是惊天动地的炮声,像一阵阵落地雷一样滚过来滚过去。二祥用身子盖住云梦,趴着抬起头朝枪炮轰鸣的地方看去,说,不好了,和桥镇开火了。两人敢紧穿好裤。他们穿好衣服站起来。乖乖,远处一队一队的兵,扛着枪,正向和桥方向开进。这里离和桥只六七公里,枪炮就好像响在身边。
“打仗了,咱们赶紧回家吧。”
二祥扛起铁钯,拉着云梦,拼命往家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