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1/2)
路川看着远处灯红酒绿中走出的人群,拍了拍身上的土,站起身来。
“路兄弟,你不进去可亏大了,今天的妞一个比一个水灵,你不知道……”
听到这话,少年的脸色有点不自然,“张兄自己享用便是了,小弟是绝对不会进这种地方的。”
滕方千接口道:“路兄弟是名门子弟,怎么会看得上这种胭脂俗粉。”
“也是,路兄弟什么时候给咱讲讲秦淮河畔的女子,让哥几个也开开眼界啊。”
路川红着脸道:“滕兄,张兄,你们就别和小弟开玩笑了。”
走在最前面的一位男子明显比滕方千和张世献老练一些,正色道:“三弟,不许取笑路兄弟。”
男子说罢回头问道:“不过话说回来,路兄弟你架也打,酒也喝,怎么就唯独不近女色呢?”
少年微笑不语。
有时候微笑也是一种回答。
一行人说说笑笑朝着鹘岭走去。
他们不知的是,就在此刻,一队人马进了山阳城。
鹘岭自古为交通要道,进可徐图陕鄂,退也有僧道关可守,是个好地方。
主峰上的山寨,虽是坐地分赃的贼窝,却也青山绿水,不失为一个好去处。
当然,这一切都是路川上山之后才发现的。
常言道,不打不相识,路川和鹘岭的诸位也算是如此。和张小姐文定之后,既然不娶,也就没有再留下的理由了。
恰巧滕方千又十分热情,三当家也不计前嫌。
虽说对于他们的武艺路川并不欣赏,但这份胸怀,够得上英雄。
故此路川虽没答应入伙,但上山的邀请也就没拒绝。
次日,姜诗坐在县衙后堂,品着香茗,县令于化南,镇抚史九武在一旁作陪。
县令正七品,镇抚从六品,姜诗无品,不过姜诗自京城而来,奉的是刑部大令,办的是督捕司的事,怎么说那都是上差,小小的地方官哪里惹得起。
姜诗缓缓放下茶杯,问道:“于大人史大人,鹘岭的情况现在如何啊?”
于化南欠身道:“据探子来报,鹘岭三位寨主都在山上,武当路川也在。”
姜诗似笑非笑地看着于县令,“于大人,说话可要小心啊,你见过路川?还是路川和你是亲戚?你怎么知道那山上的人就是武当路川呢?”
史九武答道:“大人有所不知,那厮特意的张狂,到哪里都报真名实姓。”
“你能保证不是有人冒名顶替?我就不明白了,鹘岭贼寇兴起两年有余,为什么早不着手铲除,非要等到今日!”
两位大人蹭一下站了起来,他们最怕的就是姜诗问这句话。不铲除是有原因的,鹘岭上的贼寇公买公卖,是公道大王,因此并没有百姓来报官立案,山寨虽小,攻打起来劳民伤财,何苦来的?
偏偏这个本来很好的理由最没办法说出口,朝廷只知道占山为王便是匪寇,是匪寇便应该剿灭,哪里管你这大王公不公道。
不过,话说到这一步,大家就算再傻,也应该知道督捕司的态度了。上面的事他们虽然不知,但少知道一些更好,免得给自己惹麻烦。
等姜诗脸色缓和下来,两人这才重新落座。
姜诗开口道:“史大人,你准备怎么攻打山寨?”
“回大人的话,鹘岭主峰形同鹘起因此得名,东西五里分两段,较为平缓的一段叫小鹘岭,另一段叫大鹘岭,山寨也一样,分前寨后寨,前寨由三位寨主轮流值守,其他两位,还有后来上山的那位都在后面大寨。山上大小喽啰有近两百人,大都是本地的地痞流氓和附近县司的流民,兵器也不齐全。上山的大路只有一条,本官以为当点五百兵卒,从正面强攻。”
“后山应该也有路的吧?”
“有,不过是条鸟道,十分难走。”
“鹘岭贼寇,一个也不能逃,史大人带兵正面攻打,于大人领三班衙役埋伏在山下,多带绳索,下来一个抓一个。我沿着小道从后山上路,咱们来个里应外合。”
“全凭姜大人安排。”
“定当全力配合大人破贼。”
“那就这么说定了,咱们午时点兵,未时出发,申时攻山!”
一切布置妥当之后,这位姜大人便离开了。
等姜诗离开之后,于史两位大人互相看了一眼,于化南微微一笑,说道:“史大人,你看这姜诗,怎么样?”
史九武冷笑一声,“小白脸唱戏还差不多,打仗嘛,还是算了。”
“唉,打仗还得仰仗史大人,我说的是这件事。”
“这件事有什么不妥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