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1/2)
王安绕着办公楼跑步,三圈下来,浑身热乎乎的。然后开始做操,伸伸胳膊,踢踢腿,弯腰挺胸,一整套操下来,王安觉得神清气爽。抬头看看天,已经微微泛白,今天是个晴天,朦胧中已经有了晴朗的迹象。王安走进办公楼,去了自己的办公室。坐在办公室里,王安的大脑又开始运转。昨天已经证实2009年12月18日至12月19日高勇的确不在省城,没有作案时间。证据确凿,所以张君兰案与高勇没有关系。那么,与张君兰案条件最为相符的嫌疑人只有赵强一人。无论作案时间、作案动机、身高与外貌,赵强都是最为接近凶手的嫌疑犯。最关键的现场物证,那块粉色的小方毛巾,也有机会被赵强拿到。高勇女儿手里有一块粉色的,有一块大红色的,符合两个小姑娘互相交换礼物的结果。那么。高勇亲戚婚礼上送的另一块粉色的小方毛巾去了哪里?最终是谁把他的扔在了张君兰被杀现场?如果高勇没有撒谎,粉色的小方毛巾被他放在了赵强女儿的病床上,最有可能的就是赵强拿到了。在之前的走访中,赵强的女儿说自己也有过一块粉色的小方毛巾,不过丢了。而赵强始终没有说自己的女儿曾经有过一块粉色的小方毛巾,对于原本应该是两块大红色的小方毛巾,为什么只剩一块了,赵强含糊不清,故意回避。赵强刻意回避的原因就是他知道这块毛巾在哪里,在谁的手里。要如何证明赵强曾经见过这块案发现场的粉色毛巾,至关重要。如果能找到证据,对于赵强的审讯可以说是手到擒来。因为据王安观察,赵强的审讯难度系数不大,与高勇那种经常出入公安局派出所的老油条不同,高勇是应对自如,知道如何抵赖,如何转嫁,成功脱开自己。赵强显然经验不足,要么不说话,要么死不承认。对付这样的犯罪嫌疑人,王安可谓手到擒来,很快能突破嫌疑人的防线,让他说出真相。可是,如果没有证据。以赵强的性格。恐怕会一直沉默,不说话的远比爱说话难审,而且赵强性格内向,周围与他交往的人都说赵强老实固执,固执的人最难搞。想突破赵强,就得有一击即中的把握,不然,在反复的审讯中,赵强会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时间久了,精神崩溃,全盘而出。最怕的是第二种,赵强性格更加压抑,直接拒绝与人沟通,从此沉默不语。如果那样,张君兰案的侦破就是前路漫漫了。王安排除赵强的任何一种可能,所以必须做全面准备以求一击即中。从张君兰案的现场,根据案发现场做出的推断是,共有两名凶手其中一人是惯犯,那么一定是他找到赵强,诱惑赵强参与。他必定也与赵强经过多次接触,而且关系处的相当融洽和亲密。是什么诱惑促使赵强铤而走险呢?钱,除了这个原因,别无其他。张君兰案走到现在可以确定,性质就是雇凶杀人。雇的惯犯,而惯犯却找上了毫无经验的人,惯犯需要熟悉张君兰的合作伙伴。而赵强符合他的要求,所以是他刻意接近赵强。欺骗赵强,诱惑赵强,最后把赵强拉下水。王安想起去年在外地调查一件杀人案时,无意中听到了在罪犯中特别流行的一句话:坦白从严,沙漠搬砖;抗拒从宽,回家过年。也就是许多惯犯在与警察斗智斗勇多年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应对审讯的技巧,他们狡猾狠厉,有严重的反社会性,基本都有严重的人格分裂或心理疾患,常年游走于各个城市,甚少与人交流,隐藏在城市阴暗的角落里,随时伺机进行犯罪行为。他们一旦与人沟通,必定传播一些反社会的言论,引起原本就对社会有所不满的人的共鸣,最后唆使他们共同实施犯罪行为。在张君兰案子里,这种痕迹很明显。那么赵强这一重要的嫌疑人,对他的审讯关系到张君兰案的直接侦破。王安仔细分析了赵强的心理,认为突破赵强,只有拿出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放在赵强面前,然后加强审讯技巧,是可以一击即中的。
坐的久了,王安起身站在窗前,天已经大亮,今日果然是冬日难得的晴天。天空蔚蓝,最令人惊艳的是,白云朵朵,棉花般雪白的云朵,大朵大朵飘在蔚蓝的空中。空气格外清新,远处隐约传来鞭炮声,新春的喜气洋溢在空气中,飘荡在整座城市。王安推开窗,让清新冷冽的空气迎面而来,空气中弥漫着新年快乐的味道,王安觉得心情好多了。门外传来敲门声,王安知道是刘冬和张哲来了。
“请进。”
“王队,我们带了早饭,趁热快吃吧。”
刘冬爽朗的声音刚进来就响起。王安笑着说:“什么饭啊?”
“小米粥、花卷、小菜。今天的菜不错,口感很好。”
“你们俩吃完了?”
“吃过了。”
王安坐下很快喝完小米粥,胃里马上热乎乎的,舒服极了。两口吃下小花卷,抬手看看表说:“时间有些早,市第一人民医院还没上班,他们是八点上班。张哲,八点钟跟医院办公室主任联系一下,请他配合。请他通知去年12份赵强和高勇女儿住院时,所有在病房工作的人员,我们要进行询问,与他约好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