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蜀中奇巧(2/2)
又比如蜀中产好铁,冶炼方法也佳,因而蜀中所产刀剑铠甲颇受中原人欢迎等等。
还没到午时,前面的陶家车队就在一个乡亭停了下来休息做饭,蜀商车队没多久也到了乡亭,陶应热情邀请卓弘一起吃饭。
卓弘想也没想就婉拒了,人要认清自己的身份,对方是仕宦之家,自己只是个商贾小民,路上攀谈几句当然无妨,若是自己不识抬举真应了邀,那可就不识趣了。
卓弘因着货物多,也不进亭中,只是于亭外一角搭了个灶火自行准备吃食。在陶应离开时,卓弘还从自己的马鞍上解下那对马踏子说要送与陶应。
陶应则拒绝了他的好意,只说一会带个仆役过来看一下,回家自己制一个就成。
陶应进了亭舍,先向母亲和兄长禀报了早上为何独自离队,只说从蜀商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乘具,可以更安稳地练习骑马,故而向其请教用法和来历,并且从蜀商那听得了许多见闻增长见识。
甘氏现在对这个小儿子越发得满意了,只是含笑点头,陶商则嘱咐陶应做事当要稳重一些,不要一惊一乍的,陶应唯喏喏。
封建社会历来是贵族政治主导的社会形态,这点在两汉时期,表现得也是淋漓尽致。
高祖刘邦定鼎中原,消灭了秦帝国的旧贵族和西楚霸王项羽分封的一批新贵族,随之樊哙、张良、萧何等人成为了汉朝新的贵族阶层。
西汉末年王莽乱政,以刘秀为首的绿林军最终战胜了草根为主的赤眉军,得以延续汉祚两百年。拥护刘秀打江山的新贵族们又替代了不合时宜的旧贵族站在了权利的顶峰。
而不管什么样的贵族,都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家族利益而不停壮大自身,田连阡陌那是必须的。
而有了田土自然要有众多的仆客来供使唤、事生产,加之豪族世家向来诗书传家,在文字书籍尚需要刻竹木以传承的时代,掌握了知识便有了名望,有了名望就能出仕,出仕就能掌握权力。
乍看之下,这些都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当豪族世家手中有了田、有了人、有了钱、有了权后,往往王法不彰、百姓疲敝、国用不足。
因为世家豪族隐匿户籍、少交赋税、不服劳役,而地方官吏就得把劳役和赋税摊派给平民百姓。平民百姓的生活越发艰辛,最后落得只能附身豪族或者逃逸山林。
国家穷了却没有藏富于民,只是养出了大大小小的名为“豪族”的饕餮巨兽。
这些念头,陶应只敢在脑袋里胡思乱想打发一下时间,莫说他也没有什么办法来改变这腐朽的社会,就算是他有办法现在也无法实行,无权则无势,无势则无能为力也,若要有所改变,看来也只能把自己先变成握有巨大权势的豪族吧!
所以,陶应就只能心安理得的享受自己作为豪族一员的待遇,住着豪宅、骑着名马、吃着珍馐、读着书籍、指使着仆役为自己忙东忙西。
当然,也包括指使陶茂去为自己复制蜀商卓弘的马踏子。
陶茂这小子虽说滑头了一点,但是着实聪明,打小时候木弹弓、竹蜻蜓什么只要看一眼随手就能做出来。就中午在亭舍外看了一眼,下午在一晃一晃的牛车折腾了没多久,就献宝似地献上了这副简陋的马踏子。
陶应很愉快地享用了陶茂的劳动成果,只需要报以一个赞赏的眼神。
当然这简陋的马踏子可不是陶应的终极追求,陶应只是拿来试用一下,最终还是要根据脑袋里的记忆找铁匠打磨出更容易踩踏发力的铁马镫来。
踏着马踏子,纵马驰骋在康庄大道上。
不知是马踏子真的能够帮助操控马匹还是心理感觉,随着坐骑的奔跑,陶应感觉心神亦飞驰起来。
踏云御风,披荆斩棘,前路依然被阴霾笼罩,但是总有一道道曙光指引脚步前行,长路漫漫,行无止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