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璞玉当琢(2/2)
而陶应却知道,这马踏子只是马镫的雏形,真正要让骑乘者能够解放双手来持枪控弦,得更容易脚踏发力的金属马镫与现有的高桥马鞍搭配在一起才能完美做到。
若是此时是在丹阳陶家,陶应早就吩咐自家的铁匠按照自己记忆中的模样把铁马镫给做出来,可这是在卢县。
陶应卢县家中的仆役有会木工活的,有会制皮具的,有会制弓弩的,但唯独没有会打铁的。这很正常,毕竟谁家都不会带个铁匠上任做县令,即便带上了,也没可能专门建个打铁工坊。
自己在卢县的熟人除了陈应陈家也就是颜然颜家了,陈应与自己家一样都是外官,家中田土远在下邳帮不上这个忙,所以唯一能指望的就是颜家。
所以陶应曾想借重颜家的铁匠来帮忙打制,但在看了颜家铁匠打制出的铁农具后就打消了念头,连简陋的农具都制得如此粗劣,怎么能够指望他能打制出从未出现于这个世界上的精巧的马镫来呢?
对于当下的铁器铸造技术,陶应是钦佩的,就拿那几口济北王请来匠师定制的宝剑来说,其工艺已然叹为观止,剑刃薄而不失其锐,剑脊刚而不失其韧,光是拔剑出鞘就隐现肃杀之气,称之为宝剑绝不夸张。
今天既然来了,就想顺便再找找有没有手艺精湛一些的铁器铺子,也好委托铁匠能够按图制作出自己所需要的马镫来。
市坊里卖铁器的主要是市坊右侧的兵甲铺子和左侧的农械铺子,陶应根据自己对手中宝剑的认识来看,觉得兵甲铺子的铁器工艺会更好一些,便先往右逛去。
汉时以右为尊,所以右侧的铺子都是些富家豪族喜爱逛的,比如车马铺子、绸缎铺子、珍玩铺子、铜器铺子、首饰铺子等等。
这年头贫苦人家忙于劳作没精力习武也没能力买兵甲,而只有相对富裕的人家和世家豪族才是兵甲铺子的主顾,故而兵甲铺子也设在右侧。
铺子里的掌柜和伙计特别殷勤,这几位少年郎都是官宦之家子弟而且刚刚买了三匹北地好马,绝对属于好主顾。
铺子内的货物非常齐全,铁剑、环刀、矛、戈、戟、枪、铛、锤、盾、匕、弓、盔、甲,应有尽有,只不过质量就参差不齐,有些明显粗制滥造,而有些则做工精湛而且纹饰精美。
掌柜看到陶应与陈应均挎着镶金嵌玉的宝剑,以为像陶应这样的士族子弟必然喜欢纹饰精美的武器铠甲,故而极力卖弄推销。
陶应问起这些武器铠甲是哪里出产的,店铺掌柜还故作神秘地悄声说这些武器铠甲都是泰山铁官作坊里私下拿来贩售的,官营品质绝对上乘。
而问起那些粗制滥造的兵器铠甲是哪里出产的,掌柜倒是说有些是附近的铁匠作坊制作的。
看到陶应一直在问兵器的产地,老到的掌柜以为陶应要定制兵甲,于是又神秘兮兮地表示他有门路,若是要定制打造兵器铠甲的话,他也可以委托泰山铁官来制作,只是花费上就要高一些。
在问起本地有没有手艺精湛的打铁匠人时,掌柜倒是颇为为难,说本地的匠师手艺只是平常,手艺好的大都被招募道泰山铁官去了。
倒是前两年有个出身泰山铁官的匠师迁居到了济北,听说铸剑冶刀是个好手,但这两年有好些兵甲铺子和豪族世家上门请求打制兵器铠甲,却都被这位匠师拒绝了,具体缘由却是不太清楚。
对此,陶应感到有些失望。想要打制马镫的话,因为从来没人制作过,他自己也只是大致有个印象,谈不上十分了解。
仅仅靠按图索骥就能制作出来的话感觉还是不太靠谱,而且从心底也不太愿意马镫的制作方式太早就流露出去,所以委托泰山铁官来制作是绝无可能的。
带着失望的情绪离开了兵甲铺子,陶应报着试试看的心情,又去看了坊左的农械铺子。
农械铺子里的货物更为杂乱,伙计对于几个士族子弟来逛自家铺子也殊为讶异,只得小心伺候着。
陶应、陈应两个老牌纨绔对农事一无所知,颜然这个半书呆子也是如此,在伙计的一一介绍下方才认识了什么叫耒、耜、锸、耨、耙、镰,什么又是犁铧、犁壁,播种用的耧车又长什么样子。
在一番农具科普课后,陶应发现了这家农械铺子里的农具也有精制与粗劣之分。
可能是因为农具是用来耕作的,大多数的农具都很粗劣,这个和打铁匠人的手艺也有关系,而多数手艺高超的匠人都会去打制难度更高,价值也更高的兵甲。
但其中有极少部分的农具看上去和其他的不太一样,主要体现在这些农具的铁部件上,例如犁铧、耧铲、锸头、铁齿楱、镰刀等等都看上去相当锋利,而且和木柄等木部件的结合也很牢固。
问起伙计原因时,伙计说这些都是县北的胡铁匠家打制的,这胡铁匠家打制的器物比别家更牢固更好用,只是要的价格也高了不少,故而店中存有得不多,若是几位小郎君需要得多可以预订。
陶应让樊槐斜向持举一把普通的铁耙,然后自己拿起店中的一把胡铁匠制的镰刀从铁耙头的侧面劈去。
只听“噹”地一声响,铁耙头最外侧的耙齿被镰刀生生劈断,第二根耙齿也被劈出个口子,再看镰刀的锋刃并没有太大的损伤。
店中的伙计被这突兀的场面吓了一跳,若不是认得这几位小郎君乃是城中最有名的几个纨绔,只怕就要吓得去报了官。
好在他的惊吓没有维持多久,在陶应的示意下,陶茂花钱买下了这把镰刀与已经破损的铁耙,又顺便赏了伙计几十个钱,这伙计马上就满脸堆笑地表示小郎君还需要试啥农具尽管试。
陶应却没再试什么,只是向伙计问了这胡铁匠的居处,说是想要去拜访一下这位匠师。
伙计收了赏钱自然是有问必答,不但说了胡铁匠家在何处,还好意地提了个醒,说那胡铁匠脾气有些古怪,之前也有些富家大户上门去给他生意,却被那胡铁匠给赶了出来,让小郎君去时留个心眼。
陶应见这伙计为人机灵,而自己得到好铁匠的消息也颇为高兴,便又打赏了几个铜钱后心满意得地出了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