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非战之罪(1/2)
冬天里日头落得早,陶家一行人便也没敢在定陶午歇太久,待马匹吃饱喝足后便出了城继续西行。
此去济阳还有一百三十余里路,今儿再赶会路,到得定陶与冤句交界处驻歇一晚上,明日里再走一天就能到了。
出了定陶西门,行不久处,路边有一辆车几匹马,数人站在车马旁相对而立,看情形正是在上演送别的戏码。
走到近处看去,站在车旁的是一个着官服的青年,生得相貌堂堂,仪容甚美,身侧还站着个与青年面貌仿佛的少年郎。
而与官服青年对面说话的中年人也穿着官服,所不同的是右侧腰间革带上用银钩挂着个虎头纹饰鞶囊,鞶囊收口处显眼地垂了一段黑绶出来。
“公仁此次受府君所托前往济阳参加光武皇帝冥诞祭典,实在让人艳羡。某听说此次除了孟太常会来主持祭典,京中还来了诸多朝官,更是由尉氏蔡议郎刊石树碑,想必是盛况空前啊!”中年官员略有些感慨地说道。
“下吏年少德薄,本不堪重用,然受府君与丞君之命,必会将府君与丞君之意带到。此行济阳宫中,听闻俱是朝中显要,昭心中颇为惶恐,不知丞君何以教我?”年轻官吏恭谨应道。
“公仁莫要自谦,府君尝言董掾少年老成,为人持重。此行济阳也无甚重务,谨代府君向朝中诸位大人致意。以公仁之才具,何须李某言教。”
“丞君为官日久,必有所得,还望不吝赐教在下。”年轻官吏显然对中年官员的客套话不为所动,依旧谦逊请教。
“赐教谈不上,只是某听闻郡中张侍中此次也在随行之中,某亦听闻张家与董家乃是世交,公仁去了济阳可寻张侍中代为引见朝中诸公。”
“多谢丞君指点,不知丞君可有甚言语、书信需要下吏代为转达朝中大人?”
“嗯!某与张侍中亦是略有交往,昨日里修书一封在此,公仁若是方便便待某呈与侍中。”中年官员见青年官吏也是个知情识趣之人,便微笑着将一卷束好的竹简递了过去。
“昭必不辱命。”青年官吏双手接过竹简,应和道。
陶应打马走在最前,经行而过听闻这番话语也无甚奇怪,毕竟自家也是出身于官宦之家,对官吏间的虚与蛇委早就见怪不怪了。
只是当他引着车马将将与这几人擦身而过时,却听得身后有动静,回头一看,原来是族父陶岸下了马,与那中年官吏叙谈起来,瞧那热络的样子,想必是遇见了旧识。
陶商、陶应兄弟俩互相看了眼,很有默契地让车马停了下来,一齐往车尾行去。
出门前陶谦特意关瞩兄弟俩,此次出门务必要多结识一些士族俊彦,此刻见族父陶岸遇着了旧识,自然要相陪一见。
陶应观俩人的服饰加之听其交谈,可知那中年官员当是六百石郡丞,那青年官吏也应当是郡中掾吏。而且还巧了,那青年掾吏应是受郡守之托前去济阳的,倒是与他们同路。
正自思忖间,已然走到了车尾,陶岸见兄弟俩来了,大声招呼道:“元度、凤声,你们兄弟俩来的正好,我与你们引见一番。这位是颍川李公讳政,现为济阴郡丞,与某家乃是旧交。”
介绍完了李政,又转头对李政道:“李兄,我与你介绍下我族中少年才俊,此兄弟二人是我族侄,兄讳商字元度,弟讳应字凤声,乃是吾兄卢县令陶恭祖之子。”
陶商兄弟俩恭谨地上前见礼道:“小子见过李郡丞。”
李政也是笑呵呵地回了一礼道:“久仰陶令为政有清名,只是憾不得见,不意今日却先见着陶令两位郎君,两位郎君英姿勃发,观子可知父哉!”
李政说完话,也没等陶家兄弟在那边谦谢,指着身后的青年官吏和旁边的少年郎又道:“这可巧了,好叫陶兄知晓,本郡也有贤兄弟二人在此,此乃本郡主簿董君讳昭字公仁是也,此乃董君之弟,讳访。公仁,这便是你此行要去的济阳县中大族陶氏子弟,故成阳丞陶君讳岸是也。”
几人之间又是一番见礼。
陶应初时还没留意这个年轻官吏,连这个叫李政的郡丞都没在意,方听得李政介绍这年轻官吏姓董名昭时才大为讶异,这是又遇到“熟悉”的陌生人了。
细细打量董昭兄弟,发现东汉朝还真是标准的外貌协会,他所见的大官小吏,老的如审晃,中的如陶谦陈珪,少的如颜敫,都生得一副好皮囊,加之衣装华贵,冠高佩玉,这为官的威仪自然而然就显现出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