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刺史幽州(1/2)
樊阿帮甘氏切脉问诊后表示,甘氏的寒症短期内并无大碍,但不耐久寒,需要好好调养。为甘氏开了方子后,樊阿郑重其事地向甘氏表达了谢意。
甘氏初时还一无所知,问过之后方才知道樊阿竟然是樊槐的仲父,在感叹世事无常之际也为樊阿叔侄高兴了几分。
晚间筵席上,陶谦亲自感谢了樊阿不计远途前来出诊。
在得知了陶谦即将赴任幽州后,樊阿却是医者不讳言。
“令君,贵夫人之寒症虽无大碍,但幽州乃是苦寒之地,春夏之际尚无大碍,秋冬之时久处苦寒之地却是不利于身体养息。”
“樊医所言甚是,内子体虚,本不便于随我奔波。”
“夫君……。”
陶谦见甘氏欲要说话,便抬手制止道:“不必多言,我早有打算。阿商已然加冠,我在他这岁数之时已然历仕郡县,而今再跟着我奔波四方也是耽误了他。我欲要让阿商回丹阳耕读养名,若是能得郡县青眼,也好去历练历练。你身体虚乏,便由阿商护着你回家中罢,也好照应着他。”
“如此,却要分隔两地许久了。”甘氏见陶谦说得有理,也不便反驳,只是依然有些不舍。
“为长远计,也当如此。阿商,你可听明白了?”
“喏!儿自当护持母亲,不敢有失。”
“阿商随我回去,那阿应呢?”大儿子和自己的事情定下来了,甘氏又关心起了小儿子。
自从陶谦说起让陶商回丹阳时,陶应就在考虑回丹阳和去幽州的抉择。回丹阳自然是稳健之途,但丹阳地处偏僻,高门大族并不多见,要在那边闯荡出一番名堂来也是难度不小。幽州虽然也是边鄙之地,但北方游牧民族一向是中原农耕民族的大敌,自己想要有所作为怎么能不去亲眼见识一番呢!
若是自己记得不错,父亲在几年之后就会入朝为官,若是自己在丹阳还未必找得到由头去雒阳,而在父亲身边的话则正好跟随前往。并且自己已经邀请了陶升一同前去幽州,自己不去岂不是放了他的鸽子,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此时听甘氏发问,不待陶谦回答,陶应就抢先道:“母亲有大兄护持料能无恙,孩子自当随侍父亲左右,以供驱使。”
见陶应说得一本正经,甘氏也被逗笑了:“这孩子,倒是精乖。”
“如此也好,这小子顽劣得紧,随在我身旁也好时时管教,免得被你宠溺坏了。”
听到父亲抹黑自己,陶应也不以为意,只要能达到目的跟随去幽州,其他一切都好说。
“父亲此去幽州不可没有得力之人帮衬,元亨兄长有勇有谋,足堪大用。孩儿邀了元亨兄长同行为父亲壮声势,父亲意下如何?”
“这小子,又在胡闹。元亨,我与你阿父虽是远亲,但颇为投契,你阿父书信之中也多有交代你之事。只是若随我去幽州,怕是会误了你的前程,你可愿意?”
“来卢县之前,升已受我阿父教诲,令我供族叔任意驱策。族叔此番右迁幽州,升自当附骥其后。”
陶谦见陶升答应了,也是捋须含笑道:“好好好!元亨之才具,他日必当显耀门楣。”
“父亲大人,孩儿还有一事禀告。”
“说罢,又有什么歪主意。”
“前时,孩儿寻访本县铁匠胡其打制马镫与马槊。相交之下,方才得知胡其乃是故东平陵铁官丞任大匠师之高徒佳婿,因受宦官子弟迫害方才丢了职事,随后隐居于卢县。”
“其人勤恳恭谦,奉师如父,品性纯良,与冶铸一道上已尽得乃师真传,憾不能报效朝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