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公孙升济(2/2)
“建宁二年,朝廷诏举有道,公孙度应举入朝对策,除郎中、尚书郎。不久后,又迁为冀州刺史,可谓风光无两。”
“只是当年公孙升济意气风发想做一番大事业,却低估了中州地方之盘根错节。上任之后,多有刺举不法,一意孤行,乾纲独断。其所作所为多与郡国不睦,亦未得当地世族豪家支持。”
“那时中州疫病流行,久久不能止。正当各地郡县焦头烂额之际,当地百姓间传扬出了因是新任刺史肆意施为,伤了人和之道,才导致疫病久不能去的传言。”
“平日里与刺史多有龃龉的郡国长吏纷纷将此传言奏表朝中。虽说此传言多有可疑之处,但朝中还是为求稳妥,免去了公孙度的刺史一职。”
“也该是公孙度倒霉,他去职不久后,冀州的疫病却渐渐得以控制。于是,这有伤人和的恶名便被他背在了身上。公孙度意兴阑珊之下,也不去京中求仕进,直接回了玄菟家中。这一待便也有五六年了。”
听了阳仪的介绍,陶谦倒是对公孙度有了几分同病相怜之情。
自己当初刚刚从朝中外放任舒县令时,也与郡守张磐不睦。那年仲秋之月,在灵星祠中祭祀之后,多出五百钱,张磐竟想构陷我受赇。自己当初气愤之下便辞官归乡,因此也赋闲了多年。
自己世家大族出身,堂堂千石县令,岂会看得上那区区五百钱,而张磐用此不入流的手段恶意构陷。而放在公孙度身上,郡县疫病,不追责那些主政之官员,反而因传言罢免监州之刺史。朝中诸公之举措,真乃滑天下之大稽也。
因着有同样的经历,故而陶谦很能理解公孙度去官归家后赋闲了五六年之心情,便益发想拉他一把。而公孙度举有道,入朝为郎,任过六百石刺史,资历方面勉强够了。又曾随公孙琙击破过扶余人的入侵,可称得上知兵事,可以说是个不错的人选。
“德范,那公孙度如今在何处,你对其事迹了如指掌,可是以往有交情?”
“回使君话,公孙升济如今正在高句丽城。我家与其乃是故交,故而对其经历知之甚详。”
“那好,明日正要启程前往玄菟郡,到高句丽城后,还要德范为我引见公孙使君。”
“但凭使君吩咐。”
阳仪听陶谦的话语中对公孙度甚是看重,他作为公孙度的故交,也是颇为高兴,便畅快地应承了下来。
“元亨,你初一开口便向我推荐了一个良才,可还有什么人要推荐,切莫藏私。”
此人虽然是阳仪的故交,但还是陶升提及,才引起注意,对于族侄的表现,陶谦还是颇为满意的。
“哈哈!小侄计止于此也。若是族父不怕我添乱,我想着时再说。”
“甚好,甚好。如今农都尉人选已有三人,诸位也要多多斟酌,若是有更多合适的人选,也好一并提出来商议商议。”
如果有在看本书的读者,欢迎留言交流,欢迎加书友群96433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