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鸿都门学(1/2)
刺史车驾终于跋山涉水回到了蓟县。虽然蓟县和卢县一样,都是陶应将要长期生活的地方,但由于卢县待得久了而蓟县没待几天,所以也没有什么回家感觉,只是不再旅途奔波,令他略感舒心罢了。
只是,回到蓟县后,事情一点儿都没少,反而更多了。
第一件事,便是上谷太守公沙孚已经等不及,先行向朝中上书奏表郡中义民捐资助国之事。
按之前商量好的计划,应该是等陶谦回到蓟县后,再一同联名上书。现在公沙孚居然自己就上表,虽然没什么毛病,但总觉得怪怪的。
待得公沙孚的信使来到后,含含糊糊地解释说郡中义民爱国之心踊跃,不到一月时间,便已募得上亿资财,引得周边诸郡纷纷效仿。因所募资财已经足够所用,故而便为郡中义民先行上表请功。
州中各人都不是傻子,仔细一分辨便知道,上谷郡中这捐资助国的计划的确很成功,但主要还是看到代郡、右北平等地也纷纷效仿,怕被占了先机,故而急不可待地先行上表朝中,怕被人抢去了这个首功。
这里面恐怕不仅仅有公沙孚个人的想法,还可能受上谷一郡士族的集体意志左右,毕竟首创者和跟风者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既然上谷郡上上下下下定决心要吃这第一只螃蟹,怎么会允许其他人偷了胜利果实。
对于这点,陶谦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加急草拟了另外一个表文,也对上谷郡,乃至于其他诸郡士民捐资助国之事的褒扬,并为其请功。
另外,朝中也传来一些消息,其中与幽州有关的有一条。
去年北征鲜卑兵败的使匈奴中郎将臧旻,虽然与夏育、田晏一样被槛车征入朝中贬为庶人。但因其在此事中责任最轻,历来又官声最好,朝中为其奔走者众多。故而稍后又起复徴拜议郎,转长水校尉,然后迁为了中山国相。
夏育和田晏两个边地武夫只得回家安心当田舍翁,而臧旻不过半年却重回二千石,还真是同人不同命。
不过臧旻的确历来政绩不错,还特别会来事。这不刚刚就任中山国相不久,就上表朝中提出了将代郡最南边的一个县划归中山国来管辖。
这事情乍一听起来有点扯,一个郡国太守,管上了其他郡国的事情,还试图把其他郡国的土地划归自己管。但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他所提出的这块地方叫灵丘县,此县因为一个人而得名,那就是屡屡击败北地胡人,开疆拓土立下赫赫战功的战国雄主赵武灵王赵雍。赵武灵王的晚年又因为另一件事情而闻名于天下,那便是沙丘之变,这是闲话暂且不提。
灵丘曾是故千乘之国中山国的属地,被赵国吞并后,赵雍又屡屡巡视此地,并将此地作为攻伐北地胡人开疆拓土的起点。在赵武灵王生前,为自己选择了此处作为自己的身后陵寝所在。直到沙丘之变后,赵雍身死,埋葬于此,此地才因之而名为灵丘。
灵丘县原本在前汉之时与隔壁的广昌县都属于代郡,而那时候代郡还隶属于并州。到了本朝中兴之后,代郡划归了幽州,而广昌县也重新隶属于中山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