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车祸(1/2)
大冬天的,走了一路,又在院子里待了半天,无论是关帝庙村的来人,还是小官村关家支脉族人,此时都饿坏了!
关晓军还好,一直有糖块瓜子垫吧着,其余的人可就有点撑不住了。
他们到小官村的时候,差不多是一点钟左右,等饭菜上桌,就已经是两点钟左右了,日头偏西,饭菜才上来。
四凉四热外加两个汤,总共十个菜,有个说法,叫做十全十美,其实就是为了个口彩。
这个时候盘子很小,有的简直就是个小碟子,一色的青花样式,釉彩极为粗糙,跟后世的茶器相比,在精致上差了很多。
关晓军对古玩瓷器等东西有所涉猎,他一开始不懂专家为什么会说“瓷器也有精气神,王朝兴衰对瓷器也有影响”,因为在他的观念里,烧瓷是一项技术,跟国力强盛与否无关。
后来才明白过来,当一个王朝连处于衰败时期时,技师们根本就没有精神,也没有闲工夫烧制好的瓷器,就连民窑的瓷器也都是凑合着做,工匠精神已经消失殆尽。因此瓷器的好坏确实能与王朝兴衰向呼应。
就像现在,关晓军身边的桌椅板凳,虽然都是实木家具,但做工粗糙,都是直来直去的线条,连一点雕花装饰的花纹都没有,实用性强,艺术性几乎没有。
菜盘子也是,胎质粗糙,偶有气泡黑点,一看就是瓷土都没筛干净,烧制也没用心。
碗也是粗瓷大碗,没那么多花俏,就透着那么一股子厚实劲,后世的描金细瓷碗根本就见不到。
一个王朝的兴衰贫富,从乡下民户所用的器物中,就可以直观的反映出来。
不过现场中人,也就只有关晓军还有闲心想这些有的没的,其余的人早就推杯换盏伏案大嚼,风度荡然无存。
这时候的酒水也没有什么好酒,但喝酒却很有讲究。
喝酒用的都是很小的酒盅,而且每个桌子上都配着一把酒壶,酒壶里是刚刚烫好的白酒,在这寒冷的冬季里,壶嘴还在冒着白色雾气。
冬天喝酒须温烫,是这个年代的特色,等再过上几十年,这温酒的行为已经越来越少,别说城市里见不着,就是农村里也很少能见到喝温酒的人了。
关晓军估摸着再过上几十年,孩子们在读三国的时候,对于“关公温酒斩华雄”的场景,未必就能很容易的理解了。
随着时间长河无情的流逝以及华夏传统文化的不断消亡,一些时代中特有东西已经不复存在,后人想要理解古人的一些行为举动,只能从典籍中寻找了。
桌子上的饭菜,因为盘子小,所以显得很多,一盘盘的热菜凉菜堆在盘子上都冒尖了,一堆堆跟小山似的,看着特有喜感。
凉菜清爽,热菜鲜香,粗瓷大碗里的大块肥肉,八角大料放的足,吃着喷香无比,很多人吃饭的时候,眼睛都没离开过肉碗。
一顿狼吞虎咽,好似风卷残云,做饭用了两个小时还多,吃饭却只用了十多分钟,估计十分钟都不到,速度快的令人咂舌。
然后开始上馒头,就着残羹冷炙,半斤重的大馒头一人能吃两三个,就这还吃不饱,大簸箩里的堆积如山的白面馒头眼看着一排排减少。
这个年代的人,因为肚里缺少油水,饭量都普遍大的惊人,有些数据,后世之辈听了简直都难以置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