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背水一战(1/2)
很快,吾林带领着烧当羌大军,出现在山坡顶端。他站在山坡向下遥望,见汉军依傍河流扎寨,吾林冷笑道:“夏育老了!变得糊涂了!在河边立下营寨,是等着被我赶下河去喂鱼吗?这一仗我赢定了!”
河边的汉军大营里,夏育已经调配完毕,做好了防守准备。麴嘉领本部二千人防御左侧,麴胜领金城郡兵和护羌营共二千人防御右侧。没有参战的三千人,包括西部军一千人、护羌营二千人,作为预备队,配备了夏育征集起来的战马,随时以步兵身份支援前线,或是择机出营骚扰、突击烧当羌。
烧当羌虽然有五六万人,但一路奔波,体力被消耗的所剩无几。正因为如此,吾林派出打头阵的不过两万人,由两个亲信千骑长统领,分别进攻左右两侧。而他自己则带领剩下的三万人,也就是烧当羌主力,缓缓地从正面接近汉军大营,却在弓弩的射程之外停住脚步,一边就地休息、恢复体力,一边虎视眈眈,意图迫使夏育不能调动预备队支援两翼。
这样一来,汉军前侧、左侧和右侧三面同时受敌,背后又是水深没过膝盖的大河。窦辅站在夏育身边,看向渐渐靠近的烧当羌,不由得紧张起来,这难道就是兵家说的“死地”吗?这一次,汉军可没有坚城作为依靠!
羌兵人多势众,但并没有让夏育感到畏惧,他跟随段颎平定东西两羌的时候,在场的所有人还都是孩童。而如今,他选择相信麴嘉与麴胜,也把第一线托付给了由他二人率领、来自护羌营与西部军的精锐汉军,又命令窦辅领弓弩手在后支援。
麴嘉和麴胜紧盯着离营寨越来越近的烧当羌叛军,仍然按照汉军传统战法,弓弩手、长矛手、刀盾手层层阻击。
冲在前头的叛军士兵举起包裹兽皮的盾牌,以阻挡汉军射来的箭矢。
领兵的千骑长感受着汉军箭矢钉在盾牌上的力量,惊喜的发现对面居然只有手弩,没有臂张弩和蹶张弩这样的大杀器。他马上下令羌人以密集队形进攻,争取第一轮就突破营寨。
乍一看,羌人与以前没什么区别,虽然勇猛善战,但武器装备极差。不过两人随即察觉到,这次由于体力还没有完全恢复,烧当羌叛军冲锋的速度有些缓慢,这也给了弓弩手更多的射击机会。
手弩的力道虽弱,但也让叛军付出了上千人的代价,才堪堪摸到营寨。
不过西部都尉麹嘉早已安排好长矛手,狠狠地捅向叛军。长矛是凉州郡兵和边军最喜欢的长兵器,尤其是在守城或者固守营寨的时候,一杆长矛捅出去,有时候会连着贯穿两到三个人。羌人和匈奴人一样,冶炼水平底下,又极度缺乏铁矿石,造不出什么锋利而又耐用的神兵利器。即使有个别人用刀砍断了长矛,长矛矛杆的断裂处也非常锋利,可以轻而易举地刺穿羌人的外衣,刺入到他们的身体里。
尽管羌人不断以几百人的规模接近营寨,但一直没能突破寨门。几个时辰下来,羌人没有突破营寨,进攻汉军营寨两侧的烧当羌损失惨重,不得不退回山坡上。本以为可以轻松打败汉军的吾林,也失去了刚开始时的疯狂,他开始思考下一步的对策。
然而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此时本不该停止对汉军营寨的进攻,哪怕只是派小部队骚扰。
夏育抓住了这个机会,命令麹嘉和麹胜,从一直未曾参战的汉军里,挑选出擅长骑术的二千人,在后营集结,等待他的号令。然后他招窦辅来到身边,向这个年轻人介绍了他从军几十年里,最骄傲的一次战斗——逢义山之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