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金城会议(2/2)
见夏育发怒,窦辅不敢直视夏育,下拜道:“夏公,烧当羌归附十余年,从未作乱。此次骤然反叛,也是先零羌滇猛从中作祟,并非全族上下怀有野心。现如今,我军已经击败烧当羌主力,正该安抚,将老弱妇孺迁回故地大小榆谷,再册立亲近汉人的豪酋统领部落。这样一来,烧当羌感念汉军不杀之恩,就不会再有反叛的念头了。”
夏育摇了摇头,放缓语气对窦辅说道:“汝不懂得羌氐作乱原因,这样做恐怕适得其反,不能达到预想的结果。”
窦辅展露出自信的笑容,朗声道:“夏公,下吏在洛阳见过昔年安定皇甫公的上书。其中言道,羌氐叛乱、祸及一州的根本原因,是边境将领的绥靖防御出现偏差,追逐微小利益而产生恶劣后果。有小的胜利、就夸大斩获数目;军队战败,就隐瞒不报。于是军士辛劳,又被狡猾的官吏欺凌,作战不能得到功勋,休战时也不能得到温饱,甚至有困顿饿死的。而部落的首领大豪,也常常担忧汉军来攻,继而产生变故,发动叛乱。
但是凉州如今上下一心,从刺史到地方的郡守、县令县长,治理地方,没有不忠于职守的;我等边军的校尉、都尉,平定羌乱时,也没有畏缩不前的。因此不必采用非常之策,也不必兴起重度的刑罚。因此下吏以为,烧当羌应当安抚,而不是惩罚。”安定皇甫公就是皇甫规,他是安定郡人士,因为博通羌氐事务,与武威郡的段颎(即夏育的上司)、敦煌郡的张奂并称“凉州三明”,也是现任京兆尹皇甫嵩的叔父。
见夏育沉默不语,窦辅又趁热打铁,继续劝谏道:“十六年前的永康元年,先帝孝桓皇帝下诏问对于段公。段公的上书中也提到,‘善恶既分,余寇无几’,对于狼子野心的部落,才是难以施恩和容纳的,对这些人只能用长矛和利刃对付。
下吏以为,烧当羌中的‘恶者’,是吾林带领时的烧当羌部落。如今吾林授首,敢对汉军刀兵相向的,也已经被斩下了首级。而已经被俘获的人,都是受滇猛和吾林煽动,究其根本,并不是怀有野心的顽固之人。所以下吏请求夏公,对他们施加恩德,放归故地。”
窦辅为了说服夏育,不仅引用了昔年皇甫规上书的语句,甚至连故去多年的段颎都搬出来。凉州三明里,段颎和张奂有过矛盾,但是两人对于皇甫规还是很敬重的,既因为年长,更因为皇甫规德行宣扬于凉州的汉、羌之间。
夏育跟从段颎多年,也早已形成了统一的认知,此时无法反驳窦辅的劝谏。他沉思片刻,不再坚持自己的看法,拍了拍窦辅的肩膀、以示赞赏,又对窦辅说道:“汝能兼顾凉州与羌氐,这很好!护羌校尉部,无论绥靖还是安抚,需要考虑大局,更需要兼顾到后世,确实不能只为解决一时的麻烦,而滥杀、放纵。陈太守,在州中命令下达之前,烧当羌暂时由金城郡设法接济,可否?”护羌校尉下属弛刑士的屯田收入,大部分都被滇猛扫荡,如今暂时还得依靠金城郡提供支援。
窦辅满怀感激,长拜在地:“多谢夏公!下吏这就前往陇县!”
夏育挥了挥手,说道:“既然如此,那汝就去陇县报功,面见刺史,同时为烧当羌的几十万部众争取一处安身之地吧。说起来,这也是护羌校尉部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