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河边(1/2)
一对年轻的情侣,走在岭南宜山城外的小路上。
这一天是洪武三十五年十二月初十日,天气暖洋洋的。
这对情侣,无疑就是月白与龙国柱了。对于这“洪武三十五年”,你或许就有点不以为然了:前面明明就说过,建文帝继位之后,将洪武三十一年的次年,改为建文元年。而靖难之役之后,月白与龙国柱于建文四年六月离开京城,先是返乡,接着又在临安城逗留了两三天。按理说,两人南行数月后的这“十二月初十日”,依然是“建文四年”。确实,从时间节点上推算,的确是这样的。只是,在当时的官方话语体系里,并没有这几个月。
原来,皇宫告破之际,一把大火熊熊燃烧起来,一连烧了几天几夜。大火熄灭之后,尽管也能找到几具烧焦了的尸体,只是,谁也没法确认就是建文帝啊!那么,建文帝如果还活着,又是到哪儿去了呢?在当时,可真是“掘地三尺”也找不到。
因此,比较严谨的说法是:建文帝下落不明,生死未卜。
然而,正所谓“天不可一日无日,国不可一日无君”,在此情况下,文武大臣极力劝谏燕王即位。
燕王大怒,自称“何德何能”,如何能担此重任?
群臣再三冒死劝谏,晓以“不为个人,只为江山社稷、苍生黎民”的大义。
燕王推辞不下,只能勉为其难的接受了。
燕王登基之后,改当年(即建文四年)为洪武三十五年,次年为永乐元年。即位后的燕王,史称明成祖,亦称永乐大帝。
至此,你就会明白,本章开篇所说的“洪武三十五年十二月初十日”,还是经得起推敲的。
燕王即位之后,首先致力于江北战乱地区的恢复与发展,对于长江以南的地区,大多依然沿用洪武旧制,因此,这靖难之役,对普通老百姓的影响,是相当有限的。月白与龙国柱能够一路顺风的抵达岭南地区,自然也得益于燕王急于稳定人心的旨意。
离城头里许处,两人在路旁的一个小树林边,停了下来。
“月白啊,”龙国柱这样说道,“这几个月来,这一路南行,也是够辛苦的了——”
月白淡淡一笑:这一路上,走走停停的,也说不上什么风餐露宿,说不上有多辛苦。只是,那部“长生诀”,到目前为止,连一点儿蛛丝马迹都找不到,还真是让人郁闷不已。
“是啊,按理说,如果建文帝一路南行,真要带着那‘长生诀’的话,多半会找个隐秘的地方,收藏起来。这几个月里,每到一处,对于那些名山大川、寺庙道观,我们也是下了一点功夫的,只是,一直都没个影子——”
“哦,建文帝会不会往北走呢?”月白这样问道。
“往北走,”龙国柱沉吟道,“这种可能性,实在是微乎其微的。首先,燕王是从北打到南,建文帝要是往北走,无疑就是自投罗网。因此,我们一路往南找,大的方向,是没问题的。”
“是啊,就算是没有这‘长生诀’,我们也是要一路向南的——”月白嗔怒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