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兵者诡道(1/2)
当所有人都主张或者同意一件事的时候,就需要决策者认真的思考和慎重选择,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总有规律可循,往往少数派的报告最值得关注。
这并不是绝对的,但却需要每一个决策者警醒。
就像今天的会议,所有人都同意北进吉城抢粮,但作为决策者的陈墨,从一开始,他就在犹豫,只不过他没有找到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此时萧若若的意见,让他有一种找到知音的感觉。
萧若若看了看众人,继续说道:
“我们现在偏居一隅,缺少更多的情报支持,但从已有的情报来看,北部的吉城将是众家必争的焦点。
大梁战至如今,都城不保,一半以上的国土流失,仅剩下北方大城建康,由太子萧堃率三万人坚守,是我们最后的希望,想来三国军队定然也不会独留建康,迟早会进攻那里,但直到现在,我们也没有听到建康失守甚至是被围的消息,为什么?”
众人都被萧若若的分析吸引,不由仔细倾听。
“因为三国打到这里,便已经是他们后勤补给能力的极限,而眼下即将进入冬季,再往北,一旦黑土平原被大雪覆盖,敌人的运输能力将直线下降,到时根本就不需要寻敌作战,只要我们坚守不出,敌人便会冻死饿死在黑土平原上。”
众人频频点头。
“而这一点,显然三国联军也看的清清楚楚,所以,在冬季来临之前,拿下粮仓吉城,事关三国联军生死,对他们来说,这是一次冒险,也是一场必须倾尽全力的战斗,所以敌人绝不会有任何留手。
我想问,以我们目前的兵力,确定能在吉城对抗几十万三国联军?”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无声。
“可是吉城既然这么重要,难道我们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它落入敌手?”
姬超有些焦急的说道。
萧若若沉默了一会儿,说道:
“太子萧堃应该能看的清楚,为今之计,只有将粮食转移或者是一把火烧掉,才能解了建康的危机,这也是为什么战斗到现在,他依然没有出现的原因,父皇曾经做过最坏的打算,严令他守好北部粮仓,依照父皇的预计,如果萧堃成功的守住吉城,楚军只能被迫撤军,待三国重新集齐粮草,怕也能为他带来两三年的缓冲,只希望那个时候,太子已经有了自保的能力,我大梁至少还能保住半壁江山。”
萧若若说完,众人才恍然大悟,原来皇帝陛下早有远见。
姬超点了点头,“那既然如此,不如我们直接发信太子殿下,请他援助咱们一些粮食不久可以解了咱们的危机吗?”
萧若若默不作声,缓缓摇头,“怕是太子殿下不仅不会给你粮食,还会速速北上集合,按照父皇给他的命令,他会收拢所有北上的部队,用以抵抗三国联军的进攻,在大将军这里,你们会被重用和珍惜,在太子殿下手中,就不好说了。”
萧若若说的很隐晦,但无论是谁都听明白了。
太子早就渴望掌握大权,最好是老皇帝在这场战争中死掉,他就可以顺利登基,凭什么还要给你们粮食,让你们苟延残喘?
当然这些事情是不能明白的说出来的,但只要稍懂帝王心术,便不难想到。
陈墨接过话题。
“所以,我们此时要反其道而行,不向北,反而向南,偷袭武城粮仓,攻其不备,便有很大的成功可能,尤其是我带着黄登平的越人,更是可以在路上大摇大摆的前进,无人怀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