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贫穷的秦国(2/2)
“老师,您在想什么?”
玄机小步走到了苦获的身边坐了下来。
“我在想钜子救秦,究竟是对是错。”
“发生了什么事?”
苦获的声音一沉:“秦国如此境地,竟然还妄想着发动战争,夺取河西。”
“河西本就是秦国故土,被兵家名士吴起替魏国夺了过去,吴起已死,秦国想夺回失地也很正常。”
苦获叹了一口气:“老秦人争狠好斗,秦国每年死于私斗的都有几万人,秦国灭亡,对天下来说,或许是一件好事。”
说到这里,苦获闭上了眼睛。
“只是秦国的百姓无罪,见死不救不是墨家的行事风格。”
“老师,钜子来信是什么意思?”
“钜子在信中说,用我们带来的这十五万斛粮食和一万包青盐和秦公谈条件,让他不要对魏国发动战争。”
战国时,一斛粮食是130斤。
玄机点了点头:“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反正这些盐粮也要送给秦国,能够换回秦公休战的承诺是一件好事。”
苦获郁郁一叹,苦笑道:“哪有那么简单,秦公当年流亡魏国,被魏候送回秦国时答应了只要魏候在位,秦国一定不会主动进攻魏国,现在还不是反悔了?”
“秦公毁诺,不怕被天下人耻笑吗?”
耻笑?都是一丘之貉,谁又能笑话谁呢。
春秋时期各国之间尚有仁义存在,到了现在这个世道,只剩下了仇怨和尔虞我诈。
苦获拿起腰间的酒壶,喝了一口,辛辣的酒水顺着喉咙充斥着胸腔,他身上感觉到了一些暖意。
“春秋时宋襄公恪守仁义,不击半渡之兵,败师辱国贻笑天下。然则,宋襄公失去的毕竟只是小霸主地位,今日不然,各国诸侯一旦被仁义束缚住了手脚,面临的就是亡国灭种的危机。”
玄机脸色动容,寒意渗透到了他的脊梁骨。
“老师,天下真的没有仁义的君主了吗?”
苦获摇了摇头:“或许有吧。”
两个人之间的话题戛然而止,苦获小口的喝着酒。
他醉眼迷离的举起了酒壶,对着夜空中的那一弯明月举了举。
“师兄,你撑起了这个世道的脊梁,师弟佩服。”
墨家前任钜子孟胜守义,何尝不是为了告诉天下人,这世间还有仁义的存在。
……
一大早,秦国的几位大臣听闻国君启用私库并献出了粮食后,急匆匆的赶到了政事厅。
公族私库,其实也是国库的一种变相形式。
这些金钱珍宝主要有两大用途,一是用来供国君公室日常支用,一是赏赐有功臣民。
因为这两种用途都由国君决定,而无须通过国家财政大臣,所以历来的习惯便将公室府库认做国君私库。
秦国公室历来简朴,国君的护卫、内侍、侍女、作坊工匠以及各种文吏官署,加起来也不到一千人。
秦国国君的嫡系宗族也历来不住公室,而是与所有的秦国大宗族一样,除了老幼女人在封地耕作,男子几乎全部在军旅之中,不要公室供养。
这样一来,秦国宫室私库的金钱的主要用途,实际上就是赏赐和抚恤战死的将士。
对于一国之君,治下的威权少不得官与禄两个字,更少不得赏与罚两个字,国君府库没了金钱珍宝,意味着一国之君将沦落到对功臣赏无可赏的惨状,任谁想来都会心底发虚。
臣下天职,是与君分忧,国君家徒四壁,大臣颜面何存?
政事厅中,上大夫甘龙跪倒在地哭喊道:“君上一国之君,岂能一贫如洗?请君上收回成命,甘龙愿意清空府库,接济灾民!”
甘龙原是山东甘国的儒家名士,又是秦国老臣,秦献公能够接任国君全靠甘龙一行人的支持。
秦献公曾经许下诺言,只要是赢氏当国,就会让甘氏执政,他并没有食言,于是甘龙成了主持秦国国政的大臣。
“长史公孙贾愿意清空府库,接济灾民!”
“中大夫杜挚愿意清空府库,接济灾民!”
……
秦献公静静地站在厅中,向跪倒的大臣们深深一躬:“如此,嬴师隰谢过诸位了,大秦不会忘记诸位的功勋的,秦国若有富强之日,自当十倍偿还诸位,上大夫请起,诸位请起。”
几位大臣纷纷行礼。
就在这时,内侍黑伯满脸激动的跑了进来。
“君上,喜事,大喜事!!”
秦献公疑惑的抬起了头:“黑伯,喜从何来?”
“粮食,有人运粮食来了,整整一千大车。”
“哈哈哈!天不亡我大秦!”秦献公热泪盈眶:“是哪国的商贾,就算是倾尽所有,也一定要把这批粮食吃下!”
“君上,不是商贾,是墨家的车队。”
秦献公瞳孔一缩:“墨家?他们到了何处?”
“城南三里处。”
“诸位快随我出城相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