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大夫首战(三)战事动员(2/2)
战争前的占卜活动,一般在太庙举行,常用的占卜方法有两种:一种曰“卜”,是凿焼龟甲,根据裂纹判断吉凶;一种曰“筮”,用蓍草起卦,并解读卦象,即后世所熟知的《周易》。
卫国占卜出来的结论是“大吉”,漕邑大夫占卜出来的结论是“吉”,所以双方都是信心满满。
占卜之后便是祭祀,或者称“告庙”。
用三牲祭告祖先宗庙,向上天及先祖禀告出战缘由,祈祷祖先保佑,取得战争的获胜。
告庙之后,便是“迁庙”。
将宗庙内祖先的神主(牌位)请出,安放在斋车上,从军出征。这是“先主的英灵与我同在的意思”,也是得祖先保佑的一种。
接下来便是“授兵”和“阅兵”。
“授兵”即分发兵器,有的甲士和步徙没有兵器的,便从太庙武库中拿出兵器来分发,用完后再统一归还。
“阅兵”则是因为集合起来的军伍是分散地来自各个不同领主的,所以要先整编队伍。另外也要查看领主们应该承担的兵役数量是否完成了规定(甚至领主间还有互相拆借的)。整军完成后,主帅会来视察军容、整顿军纪,并向众人揭示占卜的结果。
如此,等到所有的这些仪式都一一完成后,营地中大战的气氛已经被渲染到了极致。到了真正的约定时日,双方这才真正的“誓师”出发。
于正和弘毅大夫作为此次将兵的主帅,在誓师大会上自是要发表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的。好在有前辈们的成例在前,《尚书》所载的《甘誓》、《汤誓》、《牧誓》都是经典的誓师之辞,二人只需结合实际情况加以改动就成。
誓师之后,两军便正式在漕邑城前的空地上摆开阵来,真正的两军对垒。
一方是漕邑大夫所属,出兵车五十乘、步徙千余人;一方是卫国的于正、弘毅大夫所部,出兵车三十乘、步徙七百余人。
当然,如果双方讲究的话,这时还有“致师演武”这一环节。
即正式交战之前,双方会各自派出骁勇善战的猛士,先行比试较量一番。如若己方猛士得胜,对鼓舞士气自是有极大的帮助。
这就是后世于正经常在电视里看到的《三国演义》中军前猛将单挑这一环节了,什么“关羽温酒战华雄”,什么“三英战吕布”,看着确实激动人心。
不过于正自己的武力不彰,军中目前来看也并无“猛将”一类的人物,渠仰倒算得勇武,但于正仍没有必胜的信心。于是他并没有同意军前演武这一环节。毕竟要是单挑输了,减士气的“减益效果”(俗称“debuff”)太厉害了,他实在没必要去冒这个险。
不过双方军前叫骂一阵提提士气却是可以的,把士卒们心中的火气先给勾出来,真正交战起来也能更卖力。
于是,一方骂说“你们没经过领主同意乱砍乱伐,是偷盗行为”,另一方则回骂道“漕邑人私下抓卫人为奴是不讲武德”,两方好是对骂了一阵。
【作者题外话】:希望大家多互动,多投票,谢谢大家了,别一直养书了,容易养死。塔读是很看重追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