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天下大势(2/2)
这之后,大唐彻底失去了对南诏的控制。
南诏国主阁逻凤立的这块石碑,写着南诏国主对于大唐、南诏和吐蕃之间战争的论述,表明了南诏立国,只是“迫不得已的自卫反击”。
同时阁逻凤又虚伪的在碑上表明了自己对想要和大唐重归于好的愿望。
碑文是南诏清平官郑回所写,郑回原本是大唐的进士,在和南诏的战争中被俘虏后,南诏国主阁逻凤将他拜为老师,又任命他为南诏清平官。
清平官,相当于大唐的宰相,是南诏国主下的第一人。
等到石碑建造完毕,阁逻凤拉着清平官郑回说道:“前日吐蕃又派来使者,要册封吾为赞普钟,这是赞普弟弟的意思,郑师,我们要如何回应?”
私下里,阁逻凤都是称呼郑回为郑师,南诏的体制也都是郑回仿照大唐体制建立的。
郑回叹息一声说道:“国主,如今大唐两都未复,剑南道能够抵御吐蕃人进攻就不错了,本是我南诏发展的大好时机。”
“可没想到这吐蕃赞普刚刚继位,竟然就有如此的手段,若是再拒绝吐蕃的册封,恐怕吐蕃大军就要来兴师问罪了。”
阁逻凤也是重重的叹息一声,他看着即将完工的德化碑,去年虽然歼灭了大唐远征的军队,但是南诏也是损失惨重。
如今的南诏,实在没办法再抵挡吐蕃的进军了。
其实按照郑回的设计,南诏这样的小国,最好能够在大唐和吐蕃之间反复横跳,两边吃好处。
可是大唐剑南节度使留后李宓立功心切,多次派兵进攻南诏,最后甚至在没有奏请朝廷的情况下,尽起了剑南军的精锐,想要先斩后奏灭了南诏立功。
最后李宓因为轻敌被全歼,大唐和南诏之间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
如果彻底倒向吐蕃,那南诏和大唐就要变成生死仇敌了。
而吐蕃一定会利用南诏来牵制大唐,这也是阁逻凤不愿意看到的。
郑回也叹息一声说道:“希望立此德化碑,日后还有和大唐重归于好的机会吧。”
而两人谈论的吐蕃赞普,正高高的坐在赞普宫中,年轻的赞普面无表情,看着烟雾缭绕下苯教巫师全身抽搐的诡异舞蹈。
终于熬到了祭祀完毕,带着诡异面具的苯教巫师退下后,年轻的赞普看着两边恭敬的大臣,宣布了一条重要的律令。
赞普决定增加“尚论”的名额。
原本吐蕃一共有五位大论。
赞普宫有一位辅佐赞普,参赞军国要事的大论,这也是吐蕃的宰相。
又在四方设立大论,这就是四方大论,等于是拥有宰相头衔,分镇各地的节度使。
不过在赞普宫的大论,经常会变成凌驾在赞普之上的权相,甚至当今赞普还是继承人的时候,都差点被老赞普的大论废除。
所以年轻的赞普决定将大论的人数从五人扩充到九人,除了四方大论维持不变之外,在赞普宫再设立四名大论。
这样,赞普宫的大论就从一人变成了五人,这也相当于从独相制度变成了群相制度。
对于这样的律令,吐蕃的贵族自然是欢迎的,增加了大论的位置,那就意味着大家都有了新的机会。
虽然大论的权柄被分散了,但这也是大论啊!
为了争夺这多出来的四个大论位置,吐蕃的各大家族再次争斗了起来。
年轻的赞普面带微笑的看着自己抛出去的饵食,稳稳的坐在赞普的宝座上。
混乱的至德二载,终于走到了四月末。
一路风尘仆仆的房琯,终于带领庞大的幕僚队伍抵达了武威城,正式就任河西节度使。
7017k
,
g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