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潇洒旅游(1/2)
“我勇敢地退出了体制,心情时而轻松时而烦乱。”冯博魁继续说道。
“首先要去我一直想去的一些地方。我先到达距风城往西北方面,近两百公里处——金沙江畔的丽江石鼓镇,那里有明朝嘉靖年间的鼓状石鼓记功碑;是唐宋朝廷抵御吐蕃重要关隘;是诸葛亮“五月渡泸”定南中、忽必烈“元跨革囊”征大理的渡江之地;是1936年红军巧渡金沙江最终保存了实力,于1977年刚才建起的巍峨雄壮的红军渡江纪念石碑。”
“这里更有滚滚万里长江东逝水的第一变道:被——这里的一座名叫“海罗山”的山崖阻挡,突然形成转弯130度,径直向东北方向流去的“长江第一湾”:异常玄呼的夺走了四川宜宾真正的长江第一湾的地理美称。”
“因为这里是仍然只是金沙江,它还没完成长江的整体汇聚,一个具有地理奇观的转角,就先夺大名。”
金沙江在这真正的西南高原的长江上游的第一级阶梯,一次突然的转弯变道,与怒江、澜沧江就此永远道别,再无“并流”地结束了三江源的至北向南的“壮观同程”,其它两江真正的“一别他国”,只有它这次北转后,再折转方向,向南百多公里后才真正的“东流”。
只有金沙江经过了这样的一次变道,才汇入了我国的长江,在我国境内婉蜿蜒东流多省,分三个阶梯从容向东奔去,总共六千多里的行程······
成琼隽此刻轻声吟唱:卜算子. 我住江之头 宋.李之仪
“我住江之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成琼隽背诵的声音比冯博魁的声音还铿锵有声。背到一半时她停住了,望着他,他却从头至尾带着深情一字一句背诵完整。
他继续讲述他的一路见闻。带着“金沙江”的不少疑虑他追寻源头,沿江步行几十里处的一个叫“仁和”地带,那里的崇山峻岭中,不少是“大理石”盘踞,除了一部分的山石田园,到处可见大理石的山峰石体沿路挺立。大理石的山路,坚固的存在于山中,多见不怪、习以为常。
不时走进岔路,在一处不知名的流溪中他真正的发现了粗质暗淡的圆石上有闪着金色小点点镶嵌,在水下有阳光的照射下闪耀着奇异的光芒。取来石头砸开,那金色之光顿然消失不少,再抛入不深的水中,在下午的阳光下又放出迷人色彩。看来“金沙江”的自古来历至今有痕可寻,实实在在的掩映在山涧河流,直接汇入金沙江。
再顺金沙江缓缓而上,夏天的特色是水流量骤减,沙滩变得异常宽阔:各种各样的大小不一、质地有异、色彩迥然的石头组成了一幅新奇的历史画卷:它自成一体,万相不一的现实成就了有名的“金沙石”体系。
一路上走,到了西藏境地的巨甸岔口的方向,那里是距“大塔城”和“小塔城”不远处的沙滩,见到最多的是巨型树化石,有的一头扎在江底,一头高昂的朝着石滩,还带着亿万年前的折断尖痕、树皮等等。用刀开启,却都是石头质地;那些折断的树体,用水刷去,看到的是早已石化了的时间年轮,就连苍老的树皮也成了不变形体的石化表体。
一路上也有很大的“瘦皱漏透”的各色巨石沉睡沙滩,这是时光与水共筑的伟大雕刻师的万象杰作;有的骨感在身,尽显斑驳,但见岁月留痕,苍老不屈;有的却色彩斑斓,形成各种天然图案,有从一到十的神秘数据一一俱全、有赤橙黄绿青蓝紫构成的各色图案也不断呈现、惊喜之中感慨连连,实在不可胜数和一一表述,也不知经历了多少的风霜雨雪和江水冲刷浸泡、时光悠长中洗礼!只要用心,还能找到“硅化”不全的石头,半透着光线,叫人兴奋不已。对大的“石头”真是莫赖其何,对中意的‘小件’之品能带走的则是欣喜如狂。
再往上挺进,河道石滩的“石文化”的丰富更是不胜枚举。有些浅滩中的石头又见“荧光”点点,就像极碎的银两洒落或鋳就其中。
感动中:“洪水”亿万年铸就的山石种种,浅浅一游,却深深刻入脑海,总联想情怀深重、随时间流逝而逐渐往下沉淀。而他此时全然不想运用讲得落入俗套已久的“海枯石烂不变心”!而是高原情河中沉淀下来的水下情怀——时间的久远,挡不住美的流传、幸福的瞬间。
《北转情长》
不朽成因情永驻,
金沙晃动水是谜。
不曾亲历闪光处,
难信眼前木透霓。
临岸情缘朝北望,
江头矗立探江奇。
海罗懂我突兀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