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浩情西搁 (二)(1/2)
不同寻常的气氛,把大家的思绪从粗略的走马观花带走,引向了别院的细节查看。本来议程中有乒乓球男女各有一场循环赛和决赛,一展几十年前在学校时,早就积攒下那少有的共同“爱好”。那是艰难岁月留下的青春跳跃、是大家在后来的漫长岁月中,一有机会都不会轻易放过的个人展示;是稍稍一有点经济条件,就首先在脑际中闪出的、客观现实下迫不急待的“家庭奢侈装备”。
现在,大家还是统一放下了乒乓球拍,跟随九位别院的建设者们走出“餐厅”,来到“浩情西搁”门匾之前、别院正房中堂、南北两排偏房中堂,再去感受一种特殊的追忆之情。
为何姓“爱”的这位夫人要走离家乡,耗资不少,偏偏要“隆重的”搁情于这异乡荒坡之下?超出常人想象,也不符合常理,至少是有一种凝重的感觉在其中起到主要作用。他(她)们眼睛里写满了疑问,又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语塞。但不管从哪方面想,这一疑问始终没能解开。
主讲刘程一面用笨拙的语言,继续讲着那位姓“爱”夫人关于她年轻时的情与爱的漫长故事,一面又讲根据故事的每一细节,他们是如何铺展到别院的整体设计当中。
故事中几次把研品正默默的带到他所了解到的真实的事件和意外的情节当中,似与不似反反复复让他忽而联想情节,忽而自我推翻。
当大家来到正房的中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堂正中一幅青木精雕的大型山水图:一条曲折幽静的山路上有两人携手走在半山途中……其下方正中摆放的就是早先在上一章节已叙述过的玻璃罩下精致无比的紫檀牌位。虽然不清楚其中的主人翁姓甚名谁,但此时“浩情倾搁”的感觉已在房中激荡。
那玻璃罩下紫檀木牌位顶端,男左女右两手扣会的精美雕刻,再一次冲击着研品正的思路。让他不停的去思考:这是巧合还是当下的流行的色彩,被这细心又稍显传统有余的刘程及其团队所捕获?
中堂两边门板挂着立体黑漆的从右到左的楹联:“攥着力气无处使出才有窝囊憋屈之痛,宁愿汗水尽情流淌方获酣畅淋漓之娱。”中堂上方的匾额是:“痛娱一处”。
连读几遍,大家都有发自内心曾经存下的感触,像最能理解眼前的明白如镜之语,是熟悉又早已从心底迸发无数次的真实感觉,只是不曾将此组合成规范的文字对联。现在再来品读,有一种心底的意愿,像有泪水湿润眼眶的感觉。不自觉对过往投去追忆、像是有一种力量聚积在身,而曾经只能紧攥着无处使出的、是时程的痛楚伴随而来。
研品正此时与自心联想的吻合感阵阵涌出,似曾相识的感觉更觉扑面而来。但也在心中反复的否定,不相信有这样接触眼前的雷同人生,会不经意的洒落到当下。
当一行人走到南房中堂,是另一种风格,不免是一种家乡格调,一点古朴、一点时新。久违了的墨香味扑鼻,宁静的感觉像在邀你坐下构思……古老的书案、文房四宝一一展现其中。四周墙上有点像自家但加宽了的中堂,全是精美的字画装点。
剑川古城拱门即将修复有感
七律
古城依旧韵悠长,
岁月沧桑有梦墙。
碧水清风幽曲巷,
青砖黛瓦映朝阳。
拱门待建迎宾客,
楼宇巍峨纳瑞祥。
历史传承争后继,
弘扬文化永流芳。
书乡——剑川
七律
旭日东升天际红,
青山环抱玉苍穹。
田园春色惹人醉,
柳岸和风翠鸟声。
文献名邦传盛誉,
剑川古镇展新容。
门联扁对书欢畅,
楼宇亭台韵正浓。
剑川剑阳八景
七律
玉龙晴雪暖山城,
石宝灵泉祈愿恒。
桑岭梨花缘古木,
剑湖春水泛渔灯。
海门秋月和风畅,
华顶朝阳紫气腾。
东岭夕辉光景秀,
牧童归晚短笛停。
同学们仔细阅读墙上装裱精细的格律诗,平仄对仗一一得当,韵脚带新的感觉也在其中。
研品正坐在“太师椅”上,家乡文人气息散落堂中,也集聚到各位身边,感到静谧与亲切。
他取下笔架上的毛笔,“太湖笔”的标志伴随感概一同映入眼帘。他犹豫片刻,挥笔书写的冲动已压抑不住。稍作构思,当时就写下:
文献名邦——剑川
七绝
古城满是妙文章,
精巧楼台金榜坊。
若是春风不解意,
闲庭信步慢徜徉。
此时他像是意犹未尽,又像是再想留一幅“爱好”的笔迹搁放在此。正好在同学们的一致要求下,他又“当仁不让”的写了一首七律。
文献名邦——剑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