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具体模式(2/2)
众人闻言哄笑,张素嘴角抽搐,真想把他赶出去,无奈地说:“程老,你还是保持沉默吧。”
“联众希望学府,联众代表我们商会的名义,因为我们出资建立,冠名也合情合理。将来你们若想自建学校,也可以用‘某某希望学府’这样的名字。”
“这么做不仅能为商会树立良好形象,还有推广作用。希望象征公益,也可以理解为给贫困家庭的孩子带来希望。”
商会的许多创意都出自张素,命名也不例外,尽管有时略显恶趣味,但李恪他们并无异议。
尉迟宝庆担心张素又天马行空,便说:“素哥儿,建立私立学校大家都同意,还是具体说说怎么操作吧。”
张素正要提及此事,便答道:“之前我让长乐公主做了些调研,长安城比其他地方繁华,除了官办学校,私立学校也不少。许多家庭愿意送孩子去私立学校,当然,也有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上不起学,我们的目标就是这些人。”
普及教育目前仍面临挑战,强制所有人上学并不现实。许多人不仅因为贫困,也对知识不重视,比如农民,他们认为识字并无太大用处。
学校的运营也是问题,如果收费,那些原本因贫困无法让孩子上学的家庭还会愿意吗?免费则是一笔巨大的开销,还可能引来滥竽充数的人。张素不是来通知李恪他们执行,而是召集大家商量,这个问题让大家头痛。长乐说:“商会目前收益可观,但在大唐全境建立私立学校,确实是个大问题。”
卫生纸、造纸厂已在各地筹备,加上玻璃镜、挂钟等热销商品,早已远销全球,日进斗金都不足以形容。即便如此,大唐人口已超五千万,私立学校全面建立至少需要数百万学员,每人花费一贯相当于朝廷一年的财政收入,何况还要负责饮食起居,一贯钱远远不够,联众商会的收入也难以承受。
李恪想了想,说:“我们商会已有造纸厂和印刷厂,课本免费提供负担不大。按照素哥儿的规划,主要开销在于食宿。”
张素参照现代学校规划,宿舍和食堂必不可少。这时,李芷问道:“张哥,为何一定要提供食宿?现在哪个学府这么做呢?让学生回家吃饭睡觉不就行了吗?”
“如果是外地来的学生,他们不可能有时间回家。”张素解释,豫章插话:“我们的学府不止一所,要让长安城所有人都有书读,得多建几所,让学生选择离家近的不就行了?”
“呃,你这么一说,我明白了,之前是我搞混了。”
张素不好意思地挠头,因为现代教育体系成熟,他一直考虑专业教育,把所有事情混在一起考虑,所以总想着为外地学生提供住宿和食物。
“我再详细说说我的构想。”张素继续说:“我想把学府分为两部分,或者说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六到十二岁,主要是启蒙教育,教孩子们识字,简单的数学,以及尊老爱幼等基本常识。”
这个提议新颖,李恪他们都聚精会神地听着。张素接着说:“这个阶段我们可以称为小学,不仅要在城市建小学,乡村也不能落下。然后每个城市都设立中学,学制四年,大约十二岁入学,十六岁完成中学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