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熊山之上(1/2)
一场败仗,不仅让作战部队损失惨重,还动摇了其他将士的斗志与信心。
兵败的消息让很多人冷静了下来,他们终于意识到,无论自己打了多少胜仗,依旧是劣势一方。
熊山上几乎绝迹的哀嚎声,也重新响了起来,不少人在巫县战斗中失去了亲人。
回山之后,命令部队解散休息,廖化回到自己的营帐,他看到了等在营帐外的陈邵。
陈邵背负荆条,袒露上半身,似乎等了很长时间。
陈邵似乎惊魂未定,他承诺,愿意负起兵败的责任。
尽管如此,陈邵没有承认自己真正的罪过,仅仅愿意为打了败仗受罚。
溃败时先行撤退,没有通知关平,以及,兵败之时,抛弃部队回山这两件事被陈邵选择性遗忘了。
廖化提问之后,陈邵开始辩解。
陈邵辩称,他早就派人通知了关平撤退,当然,传令的士兵早就已经失踪了。
至于抛弃队伍回山这件事,陈邵同样有话解释。
他告诉廖化,发现队伍大乱之后,他便亲自前往军中,指挥部队,但是,在重整部队的时候,他被溃兵冲散了。
明知陈邵在狡辩,廖化也不好深究这人的责任。
巫县之败,牵扯了熊山上三分之一的兵力,追究下去,很多人会受到牵连。
廖化确实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严肃军纪,但却不利于帮助将士们恢复士气。
除了公心之外,廖化还是有一些私心。
如果处罚了陈邵,关平作为一军主将更应该受到严惩,廖化会面临无将可用的情况。
因为理解关平,所以,廖化知道,对方深入巫县腹地,为了以更合适的价格交换粮食,一切都是出于公心。
不论出发点是什么,最终的结果上看,关平把部队带进了包围网。
大军损失惨重,关平肯定会受到责罚。
对陈邵处罚的太严厉,关平必然也会受到影响。
管理队伍,哪怕没有办法做到一碗水端平,也需要尽量保持公平公正。
同样是为了公平公正,为了给死难的将士们一个交代,廖化还是削减了陈邵的兵力。
陈邵临阵逃脱的行为终究还是太恶劣了,如果他和他的部队多坚持一段时间,或许关平就能更从容的撤退,部队的损失也会减少。
陈邵倒没有表现出不满,对廖化的决定很支持。
回到熊山,廖化开始全面休整。
跟随关平和陈邵下山的队伍,损失惨重。
由于没有足量的预备兵,这支部队只能重新整编。
两千人,剔除失去作战能力的伤员,缩编到最后,人数不到一千。
部队需要休整并且重新训练,这样才能增强战斗力。
将士们休整的时候,廖化同样没有忘记打探敌情。
大批斥候下山,侦察敌军动向。
陆逊并没有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
敌人从没有放弃往城里派斥候,但他确实也没有带兵发起围剿。
原本已经告一段落的迁徙行动又重新开始,这一次,迁徙的范围再次扩大。
无人区的面积增加,江东军的斥候和快速反应部队却成功占据了那些废弃村庄。
环绕着熊山的几座城池都在厉兵秣马,囤积粮食,大战似乎一触即发。
在江东军进行全面部署的时候,熊山上也没有闲着。
与能够得到水路粮食支援的江东军不同,熊山里的军队不敢耽误宝贵的农时。
春种开始之后,民夫们在开垦好的土地上播种。
为了缓解人手不足带来的压力,不少士兵放弃训练,加入播种队伍。
这批种子顺利播种,八九月份就会收获第一批小麦。
当然,将士们一定要撑过最艰难的前半年,囤够粮食。
陆逊对廖化军将士下山的途径展开封锁,通过贸易,从村民处获取粮食的方法不可行。
从外界调粮食,成为了将士们最有效的行动。
水路求援的计划被廖化搁置了,在巫县和巴东城的阻挡下,巴蜀粮船很难从水路东下。
从上庸筹粮的计划,开始加速实施。
苏由没有忘记廖化的命令,亲临一线,指挥施工队伍加快连接东出的通道。
最冷的冬天已经过去,气温回暖,施工难度降低了不少。
这一次的南下,关平帮助山里获得了大量工具,施工效率得到很大提升。
将士们施工的时候,没有采用一路平推的方式。
施工者同时从这多处施工地点同时行动,效率大大加快。
靠近大营的几处通道,已经被打通了。
苏由还在要害部位上部署了重兵警戒,防备敌人的斥候与奇袭部队。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进行中
苏由给廖化带来的好消息,不仅仅这一条。
工匠日夜赶工,赶制出两台木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