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诗书传家(1/2)
说做就做,陶应用完飧食,便带着《老子五千言》去找父亲。
在回卢县的路上,陶应请教过兄长,但是陶商对于比汉篆更难懂的秦篆也不能认完全。
陶应带着《老子五千言》去请教父亲,一来是要询问当不当读此书,二来若是当读则要向其请教秦篆。
陶谦对于小儿子破天荒地主动来请教学问表示很欣慰,因而少有地和颜悦色指导了一番。
虽然汉代自董仲舒提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后儒家学说盛行,但士大夫间谈玄说易之风却是禁绝不了的。
陶谦对于《老子五千文》之类的道家典籍不追崇也并不排斥。加之赠书的左慈是扬州庐江郡人士,庐江郡与丹阳郡隔江而望,陶谦更曾任庐江郡舒县令,听说过此人颇有些修为,便不禁陶应读此书。
只是说老庄之学不适合少年首学,让陶应还是要先饱读诗书、粗通六经之后才涉猎其他。
陶应心中也颇有些认同,便应承了下来,随即又向父亲说起练武之事,提起若是有人一同习练,便可互相切磋,更有进益。
见父亲不反对,陶应就把找陶茂和樊槐做陪练,然后再邀请国相家的二郎和主记家的仲弟一起习练的事情和父亲说了。
家中仆客本就有习武护卫的义务,而陶茂和樊槐打小就定下是陶应的伴当,陶谦自无不允。
对于儿子想邀请别家的二郎一起习武,陶谦认为只要不闹出什么事情来反而是一桩好事,毕竟士族之间的交往是多种多样的,子弟一同习武至少是其中比较正当的一种,所以在嘱咐陶应小心习练莫要惹是生非之后,此事便算是得到了首肯。
陶应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后,自然不会在父亲面前多留,行礼告退出来。
今日天时已晚,赶了一天路也劳累了,邀请小伙伴的事情只得明日再说,在通知了陶茂和樊槐明日一早开始习武后,便早早地歇息了。
——————————
“喔喔喔!”勤劳的司晨官从来不会误点,天刚蒙蒙亮,清亮的鸡鸣首先响起,随即各种小鸟叽叽喳喳地开始了互相问候。
虽然两年的兵役生活让陶应习惯了早起出操,可是这具身体毕竟还是少年郎,贪睡的生理习性并不是轻易能改的。
陶应强打着精神说服自己从温暖的被窝里钻出来,一日之计在于晨,若是锻炼计划从一开始就懈怠,可想而知是什么结果。
忠伯和张婶自打昨天晚上听到小郎要两个孩子陪着练武后就特别高兴。
虽然从小陶茂就是陶应的小跟班,可是陪着玩耍和陪着练武那可大大不同,能够与少主人一起练武就是作了正牌的心腹,自家儿子以后的前途也就有了着落。
因此,陶应出了屋子就看到了同样睡意朦胧被忠伯撵出被窝的小猴儿和大笨牛,拒绝了丫鬟白芷端来的热水,带着两个没睡醒的家伙一起到水缸里勺了冰冰凉的水洗了脸,脸被冻得通通红后,三个人终于醒了过来。
在屋前的小院里,陶应带头做了些伸展运动后,就开始一招一式地教两人打军体拳,站在前面每练一招,就让两人跟着学一招。
这一练起来两个人的本性就暴露无遗,大笨牛憨归憨却学得很仔细,但凡陶应演练的招式一遍做不好就做两边三遍五遍直到做会为止。
小猴儿就不一样了,聪明是聪明,往往看一遍就能模仿个大概,可是拳脚使出去总是软绵绵地不像回事,完全没有军体拳那种刚强的气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