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模范效应(1/2)
陶谦巡州的前几天,便在沮阳与上谷太守定下了捐资助国的方略,还在宁县与护乌桓校尉定下了全州募兵的方案,可以说是成绩斐然。
当陶谦一行沿着长城内侧经过马城到达代郡郡治高柳时,上谷郡的新政策已经传扬到了此地,在士民之间引发了一场热议。
“你听说了没,上谷最近在大举招募郡兵。”
“听说了,谁知道那个穷旮旯居然有钱募兵了。”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现在上谷要钱有钱,要粮有粮,可是殷实得很啊!”
“咋回事?上谷向来都是幽州最穷的郡,人又少地又贫,还养着个乌桓营,怎么可能要钱有钱,要粮有粮。”
“嘿,说也奇怪,我那在涿鹿县当县尉的大舅子写信与我说,现在上谷各县的世家大族都在赶着往郡府里运钱粮,说是什么捐资助国。”
“还有这等事情?莫非这些人家都失心疯了不成?”
“谁知道呢,往年里遭灾时,也没看他们如此热心。”
“你们俩知道个啥,那是新任刺史与上谷太守拟定的新方略。”
“啥?就是今儿来巡州的刺史?这刺史管得再宽,能管这些世族大户要钱要粮?世族大户可不是那些黔首苍头,可以任意捏扁揉圆的。”
“说你孤陋寡闻你还不信,新来的州伯可没开口征粮。只是说上谷郡兵缺员严重,可是郡府没有足够的钱粮募兵,若是有士民一心为国,愿意捐钱捐粮助郡中募兵的,郡中、州中都会上表彰显这些士民之义举。还说以今上之仁德,必会下诏嘉奖这些义民,若因此能谋个官身,岂不美哉!”
“还有这等美事?怪不得上谷的世族大户抢着给郡府里运钱运粮。”
“若是有这等事情,我也咬咬牙认捐个几十万钱,倘若能召入三署为郎,岂不是脸上有光。”
“正是,省得在郡府里熬资历,还不知道啥时候能熬出头。”
“那你们可有机会了,本郡的府库也不怎么充盈,郡兵也有缺员。郡守大人听说上谷有这等事后,召集掾史商议,掾史们一并支持本郡效仿上谷,行那捐资助国之策。”
“嚯!还真有?你说说怎么个捐法?”
“具体情形还不得而知,这不郡守大人正在与来巡州的刺史商议呢嘛!”
代郡郡守府衙的廊下,几个佐吏正在唠着嗑,说着最近比较热门的邻郡之事。从他们的语气中看的出来,各郡豪右在有机会博个出身的情形之下,区区钱谷就不那么吝惜了。
而他们的顶头上司,与上谷郡有着同样缺兵缺钱缺粮问题的代郡太守,此刻正在堂中向陶谦询问着捐资助国的方案详情。从郡守以及各掾属的热切程度来看,显然是准备搭上这班顺风车,解决了郡中的燃眉之急,顺便还为自己的官场人脉添砖加瓦。
这样的情形有些出乎意料,不过这样也好,既充实了府库,补足了郡兵,还做足了官面文章。
虽然代郡郡兵的状况比上谷郡好不到哪去,但从代郡太守以及郡中掾属的积极性上来看,解决此事指日可待。
既然事情顺利,陶谦一行在高柳也没有多停留,一路沿着北平邑、狋氏、东安阳、代县行来,沿途视察了各县的防务,直往涿郡而去。
话说,提起涿郡,陶应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刘大耳、关二爷和张三爷的桃园三结义,这都要归功于三国演义的影响力。不过,回到现实之中,这仨兄弟如今还不知道在哪儿待着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