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博士培养第一节 导师选择(2/2)
还有些导师自己只在某一个领域有所特长,但是却挂了别的专业的博导。面对新的专业无法指导,只能凭一些学术感觉来指导。甚至对着评价论文成果时只会说一些空话,提不出具体意见,这个条理不清晰,这个逻辑不合理,这个系统性不强。这样指导学生,傻子也会。有时天下最好做的事情,莫过于当博导了,只要会不停地讲一些大话,然后会签名字就好了。
好的导师人人都想找,可是未必都能如愿,好的导师是稀缺资源,稀缺自然就形成了竞争。要找到好的导师,一要看实力,二要看运气。热门导师报考的人自然多,他会从报考者中精挑细选。可以选那种学习很好的。或者科研能力很强的学生。比如说有一些硕士发了很好的论文。在博士导师选择的时候,自然就有优势。当然人情也很重要。比如你本科毕业设计跟着是哪个指导老师。这样你读硕士研究生的时候。就比较容易跟上这个老师。因为有人情在这里。你硕士的时候跟着哪个老师?读博士的时候也比较容易跟上那个原来那个老师。
我原来是选择金校长做博导的。但是因为金校长太热门。所以他招生的时候选择了职位更高的、能力更强的人,因为每一个导师的名额都是有限的。那我现在跟着这个导师老田,他是从工程单位转来高校的,工程项目比较多。但是他培养出的博士毕业极少。目前为止就两个,要知道,他已经当了十年博导呀。换了别的老师,起码也有十个以上。原因大概有以下几条,老田以前在土木学院,最近才来交运学院,很多研究生不熟悉他,而且对他搞的研究方向基本不懂。脱产博士报他的很少,最后读他的多半是在职的博士。
而在职读博主要有两种。一种就是官员型的博士生。他们在单位上有一定的权力和地位。为了晋升需要在学历上有所提高。这种博士导师是很喜欢的,因为他们能给导师带来项目资源。而这些官员型博士生也会选择有行政地位的博导。因为这些博士生工作都非常的忙,精力也很有限,找这种有权有势的导师,能帮助他顺利完成毕业。导师们都会利用自己的关系和学生,来帮助官司员型博士早点完成论文,顺利毕业。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交换,用权力和资源来交换博士学历。。
还有一种呢,就是像我和强哥这样的高校青年教师。因为在高校工作,评职称和申请项目都需要博士学位。另外呢,作为高校青年教师,也需要通过读博士这个过程,来训练自己的科研能力。我们没有权力,没有资源去和导师交换。甚至因为自己还要工作,有的还有家庭要照顾,无法你脱产博士那时天天待在导师身边,随时待命,这样的在职博士导师其实是不太喜欢的。又不能给导师创造价价值,又要占用他的博士招生名额,有点占便宜的味道。
惭愧地说,我和强哥都有点像这种。